语音朗读:
重点推荐: 北京升降机供应,这里有北京升降机供应商、北京升降机制造商、北京升降机设备厂家
以影视剧的软文营销来说,不少人将演员的资料,绯闻,作品胡乱堆砌,主次不明,导致看似面面俱到的文章,实则无一用处,便很难给观众留下印象。因此更易获得的喜爱,获得良口碑。第三,有舍有得软文营销小编在写稿过程中,遇到过不少客户,恨不得一篇文章把品牌的发家史、品牌理念、产品特色、近期活动全部说一遍。
二、引经据典网()自助台了解到,要经常去听听大家时说的东西,即理解对用户有价值的思想,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自己的看法。网()自助平台了解到,要写的有吸引力,能把你的受众深深地打动或者是感动,让他们这篇是在帮助他们,而不是在做。
得出的第四点结论:时要充分的痛苦点,消费者的痛苦点也是我们的产品或则服务存在的价值之所在。怎样根据推广软文来提高搜索关键词排行,做到预估的营销推广实际效果是公司比较高度重视的。
否则纯属浪费读者时间。有人可能会说,评价可以算软文,但是不属于新闻稿。
◎ 著
李沛群(1908—1991),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海山人,中共党员。他是中共秘密交通战线上的排头兵、无名英雄,被誉为中共中央交通局“四大交通”之一,是广东省63名红军长征干部之一,也是饶平籍唯一参加长征的老红军。
位于广东省饶平县海山镇隆西村的李沛群旧居
1907年,饶平县爆发了孙中山领导的著名的潮州黄冈起义。出身于贫苦渔民家庭的李沛群,自懂事起就常常听到长辈们在讲述黄冈起义的革命故事,深受革命者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影响的他,很小就萌发了民主革命的思想。1921年春节后,他跟随一位乡亲离开家乡,经汕头、香港到广州寻找生活出路,从此踏上了人生新的征途。
1926年,李沛群在广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他在粤港大罢工期间任粤港澳同德工会党支部宣传干事,罢工工人子弟学校主任、团支部书记及劳动童子团执行委员,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考验,成为这一伟大革命潮流中的先锋和闯将。1927年12月,李沛群率广州手车夫工人参加广州起义,任广州工人赤卫队第二联队第六大队党代表。1928年3月后,他任中共广东省委交通员,发行科长兼交通科工作。1928年7月至1929年底,任中共中央外交科交通员。1930年初,任广东省委发行分配科科长。
1930年10月,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朱德等红四军领导的要求和共产国际的指示,成立了由周恩来、向忠发、李立三、余泽鸿、吴德峰组成的中央交通委员会。同时组建了中央交通局,吴德峰为局长。年底,中共中央开辟了从上海经香港、汕头、潮州、大埔、永定到达瑞金(中央苏区首府)的交通线,这是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亲自组织建立的从上海临时党中央通往中央苏区的秘密交通线。同时,在秘密交通线上设立了交通大站、中站和小站。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中央决定,为加强苏区工作,从白区抽调60%的干部到苏区去工作。
1930年10月,中共中央交通局长吴德峰在挑选通往中央苏区的秘密交通线闽西大站站长人选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李沛群。他深知李沛群办事稳妥,工作出色,他在党中央外交科工作时,每个月都要跑香港一两次,每次都能圆满地完成任务。吴德峰向周恩来请示,得到同意后,立即通知广东省委调李沛群到中共中央交通局任闽西交通大站站长。但广东省委接到通知后,李沛群还未来得及办理交接手续,省委就发生了一场大灾难。1931年1月,由于一位省委交通员叛变,使广东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秘书处、电台等十多个机关和中共香港市委相继被严重破坏,省委书记卢永炽等50多位党政干部被捕,省委领导只有组织部长李富春幸免。省委机关被破坏后,李富春组织了以他为书记的广东临时省委。在党中央的催促下,李沛群于1931年3月到了上海受命,随后启程到福建永定的闽西大站上任。此间,他先后任中共中央交通局闽西大站、永定大站的站长,战斗在上海通往中央苏区的秘密交通线上。
位于福建省永定县的中共中央闽西交通大站旧址
1931年至1933年,李沛群担任闽西和永定大站领导期间,在白色恐怖的险恶环境中,他为保守交通线的秘密而舍生忘死,冒着生命危险与国民党军警、土匪、奸商、叛徒等斗智斗勇,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从这条秘密交通线先后护送了项英、任弼时、王稼祥、董必武、周恩来、刘少奇、陈云、博古、聂荣臻、刘伯承、左权、李富春、徐特立、张闻天、邓颖超、蔡畅、邓小平、杨尚昆、陆定一、王首道等党、政、军领导近200人;还有参加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并有一大批电讯技术人员、文艺工作者和进步青年。每年经李沛群安排运送到中央苏区的物资一大批;中央苏区从敌军和地主土豪那里缴获的黄金、白银、珠宝、现金,大部分都是经过闽西永定送到上海、香港等地,作为各级党组织的活动经费。
李沛群等中央秘密交通线的工作人员,他们同心协力,用智慧、鲜血、汗水连结成的被敌人侦不破、切不断、锁不住、打不掉的“红色交通线”,始终保持交通线的安全和顺畅,谱写了为中国革命作出特殊贡献的光辉篇章。
1933年3月,李沛群调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最高法院秘书。1934年10月,他跟随中央主力红军战略转移撤出瑞金开始长征,期间担任在以董必武、谢觉哉、徐特立等为主要成员的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第二纵队直属第一干部连党支部组织委员。中央红军进兵云南扎西县时,中央军委为了加强地方党组织及武装力量的建设和领导,李沛群等人被选拔到地方任新成立的工农红军川南游击队第一纵队秘书。游击队在云、贵、川三省边界广大地区与敌人开展游击斗争,有力地牵制了敌人,减轻了中央红军主力部队的压力,从而支援了红军的长征北上。
1937年10月以后,李沛群先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和南方局八路军长沙、衡阳、桂林通讯处交通副官。1939年12月后,他先后任越南海防交通站、香港交通站国内线负责人和上海交通站秘书。1942年12月,他任中共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组织交通处科长,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招待所所长。
解放战争时期,李沛群任香港交通站港沪及海外线负责人。从1948年8月起,在香港的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接受中共中央的邀请,陆续从香港北上进入东北、华北解放区,李沛群参与组织和护送了20批、1000多名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精英。
新中国成立后,李沛群先后在广东省劳动局、省农机研究所、省农机服务站工作。他是广东省政协第三届、第四届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委员。李沛群于1991年在广州病逝,享年83岁。
长征干部李沛群纪念馆
为纪念李沛群的革命英雄事迹,他的家乡人民在各级党政部门和老干部的支持下,于1996年底,修建他童年读书及青年时回乡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李氏宗祠(启蒙学校旧址),并冠名“长征干部李沛群纪念馆”。纪念馆主要介绍李沛群的革命生平和革命事迹,目前已成为当地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